- Aug 20, 2020 6:52 PM
- 互联网
- 755
Vite
是一个尤大开发的革命性的Web构建工具。
Vite
是基于浏览器原生ES Module imports
的构建工具。很多场景下,Vite
可以代替webpack
,开发调试的速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。Vite
支持对单个文件的热更新,调试一行代码等很久的情况或将成为历史。
vite是法语中“ fast”的意思,其发音是/vit/
。
Vite
是一个尤大开发的革命性的Web构建工具。
Vite
是基于浏览器原生ES Module imports
的构建工具。很多场景下,Vite
可以代替webpack
,开发调试的速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。Vite
支持对单个文件的热更新,调试一行代码等很久的情况或将成为历史。
vite是法语中“ fast”的意思,其发音是/vit/
。
多次和某个乙方合作,对方在后续合作的合同中偷偷修改了部分条款,直到第五次合作的时候才发现合同内容已经被修改了🤦。
因此,昨天我编写了Word对比
小程序,可以离线使用,快速对比聊天记录中两份Word文档的内容差异。
利用RK3399作为ARM微型服务器是非常有趣的事情。然而总有一些意外来得令人措手不及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我在服务器中挂载了三块SSD硬盘,其中两块是放于USB硬盘盒,通过Type-C和USB3.0接口连接。
我们先看一下开机自动挂载方案。
查询分区的Block ID:
blkid /dev/sda1
/dev/sda1: UUID="7f50f85e-783c-4d94-be37-d2c662504e58" TYPE="ext4"
然后把 Block ID 添加到/etc/fstab
文件中,这是我的fstab
文件:
UUID=a848d601-91ac-4b5c-8ce3-ffef674f5dd5 /nvme ext4 defaults 0 0
UUID=88eb8df2-1a8f-4f38-acc9-566deb1c8f40 /tf ext4 defaults 0 0
UUID=7f50f85e-783c-4d94-be37-d2c662504e58 /ssd0 ext4 defaults 0 0
UUID=e66307fc-2c33-406b-ae60-b27e2344d02a /ssd1 ext4 defaults 0 0
我在检查硬盘状态的时候,发现其中一块硬盘没有进行4k对齐。然后我对该硬盘进行了重新分区。结果服务器就卡死了!?
当我重启服务器后,一直连不上SSH。
插入HDMI,显示器一片黑暗!
如果是X86架构的服务器,挂载/etc/fstab
失败后会进入高级模式,可以通过接入显示器解决,但是ARM架构(或者说我这块板子)的系统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后悔药。
x86系统可以进入光盘Linux,然后挂载硬盘改写/etc/fstab
文件。但是我的系统烧写在eMMC,即便能在SD卡刷机,通过SD卡引导系统并挂载eMMC硬盘也是非常有挑战的事情。
使用Windows To Go的体验比Ubuntu To Go要好得多。特别是加密U盘/移动硬盘的功能很实用。然而无论是Windows To Go还是Ubuntu To Go都无法避免在新机子中移动使用需要安装驱动的问题。欣慰的是在Windows To Go中微软专门针对移动使用定制了部分功能,然而还是无法完美安装所有驱动。特别是在某些win10平板中,几乎有数十个无法识别的驱动( 设备管理器中的感叹号)。怎么办呢?安装带网卡的驱动人生和驱动精灵?不,这个方法太Low了。
对于高手,驱动缺失的第一个反应是去官网找驱动,搜芯片型号。然而很多驱动你根本找不出来,特别是定制性的。这些驱动有个特点,就是驱动人生和驱动精灵也无法识别。
这里有一个小技巧,如果Windows To Go的目标主机和Windows To Go中安装的操作系统版本相近,位数相同,那么可以通过原有驱动直接安装。Windows10 To Go和Windows8 To Go均适用。
利用Docker部署的服务器环境已经成为目前主流。为了实现高负载、易于拓展,我们采用Nginx作为反代,Redis记录访问日志。(主机服务器环境:CentOS7.3,2017年05月02日19:57:08更新)
在CentOS中设置Docker CE的仓库地址。
sudo yum install -y yum-utils
sudo yum-config-manager \
--add-repo \
https://download.docker.com/linux/centos/docker-ce.repo
sudo yum makecache fast
制作Ubuntu To Go首先要下载好Ubuntu安装镜像,准备好一个用于安装Ubuntu系统的U盘。这个U盘不是所有U盘都可以的,我建议使用M.2 SSD + 硬盘盒,原因请看下面的速度测评。
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查看全文按钮浏览。
先找一个8G及以上大小的U盘。
下载并安装UltraISO,如图选择“打开”,选择安装镜像(本文使用Ubuntu 16.04)。
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按钮。
如果在制作Ubuntu To Go或安装Ubuntu出现“error: file '/grub/i386-pc/normal.mod' not found”的报错,可以进入LiveCD模式进行引导的安装。
插上U盘或CD,进入Try Ubuntu模式。
👀️
牛逼
大哥,能不能教我用00.0.1刷小米路由器4?我自己尝试了没有搞好,001版本还没有弄太懂
看样子并没有报错。可以尝试断电重启,然后再试一次。有网友通过这个方法成功了。
小米路由器4telnet无法连接,请问大神有没有办法解决?路由固件已从2.26.175降级为2.26.127,这两个固件都卡在telnet连接上
fly@fly:~/Desktop/Python-3.9.0/OpenWRTInvasion$ python3 remote_command_execution_vulnerability.py Router IP address: 192.168.31.1 stok: f9fc3d2201f28138c3b4b9228f6c4434
router_ip_address: 192.168.31.1 stok: f9fc3d2201f28138c3b4b9228f6c4434
start uploading config file... start exec command... done! Now you can connect to the router using telnet (user: root, password: none) In MacOS, execute in the terminal: telnet 192.168.31.1
fly@fly:~/Desktop/Python-3.9.0/OpenWRTInvasion$ telnet 192.168.31.1 Trying 192.168.31.1... telnet: Unable to connect to remote host: Connection refused